今天是:

联合培养机器人专业人才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5-05-13浏览次数:606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人力成本的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机器人在实际生产中的维修和维护人才短缺在一定层度上制约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我院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与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协商,设立机器人应用工程方向,该方向主要培养机器人应用与维修的一线工程技术人才。

机械电子工程下设机器人应用工程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由我学部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合作共同制定的应用型人才的模式。

其主要由以下几个特色

一、教育理念先进,可操作性强:由中国机器人方面的泰斗蔡鹤皋院士牵头,审核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参照德国慕尼黑工学院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依照机器人应用工程方向的总体培养目标制定。

二、师资力量雄厚:师资由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我学部和展达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优秀的教师和工程师组成。

三、订单式培养:学生如果达到要求,哈工大机器人研究所下设的展达机器人有限公司将留下一部分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同学从事产品的设计及研发工作,其余合格的学生经过专业培训后,成为用户的员工,专职负责机器人设备的使用开发和维护。

四、管理严格规范:由展达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派驻一名管理人员和我学部配

五、人才培养方案

1 实行实训与授课交替进行,实践——理论——实践的“三明治式” 的教育模式。国内绝大多数机械类人才遵循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培养人才的,集中性实践环节大多安排在专业课完成后进行,这样做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培养思路,但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中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由于无实践经验,仅凭教师的讲授和想象消化理解,易形成错误的认识。实行实训与授课交替进行模式,上述问题基本可消除,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做基础,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2、加大实训实习比重,延长集中性实践训练时间,集中性实践环节在四学期中不断线。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再理论的三明治式教学,学生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反复的锻炼和提高。

3 消除第八学期单纯求职现象。展达班的学生由企业负责接收,进行专业培训,并负责分配工作。第八学期学生不必再分心找工作,将第八学期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充实到人才培养中,保证实践环节安排的可行性。

4、基础课以够用为原则,较大量削减课时,增加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习实训的学时。

5、强化电类课程,注重电类应用的学习与实训。由于机器人技术是机电结合的产物,机器人应用工程方向加强了电类课程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