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各单位:
哈尔滨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已形成系统化保护网络:共划定25片历史文化街区和风貌区,包括中央大街、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花园街历史文化街区等标志性区域。它们承载城市记忆、延续城市文脉,是展示哈尔滨多元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保存城市记忆、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和保留文明发展的脉络,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等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提升街区品质、激发街区活力,市社科联以“守护历史文脉,焕新城市记忆”为主题,面向全市公开征集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策建议,诚邀社会各界共谋哈市经济发展新路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集主题
“守护历史文脉,焕新城市记忆”
二、征集内容
聚焦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出兼具文化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化利用方案,力求“高站位、小切口”,助力街区成为城市文化地标与品质生活空间。
1.文化挖掘。如何深度提炼街区历史故事、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文化IP和沉浸式体验场景;
2.保护利用。如何科学保护街区历史文化建筑、空间格局和传统风貌,平衡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3.功能活化。如何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创新街区功能定位(如文旅融合、创意产业、社区服务、商业升级等);
4.政策机制。如何完善规划管理、土地利用、资金投入等政策,破解产权复杂、利益协调等难题;
5.社会参与。如何吸引社会资本、专业机构、居民等多元主体参与街区运营与管理;
6.智慧赋能。如何运用数字化技术(如AR导览、智慧监测等)提升街区服务效能与文化传播力;
7.国内外经验。国内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活化的成功案例及对哈尔滨的借鉴意义。
三、征集要求
1.内容要求。紧扣哈尔滨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际,突出解决方案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对策建议可针对单一建筑、街道或整片区域的活化利用,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方面征集内容;
2.格式规范。建议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可附图表、照片、设计图等辅助材料;
3.原创声明。须为未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或侵犯他人知识产权(A4纸打印原创声明,本人签字,照片或PDF格式均可,与对策建议一同上报)。
四、评选与奖励
1.市社科联将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颁发荣誉证书;
2.优秀建议将编成《问题与对策》,呈报市领导做决策参考,并刊发《哈尔滨社会科学》杂志、哈尔滨社科网、“哈视界”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
3.一等奖作者将受邀参加“哈尔滨新观察”学术圆桌会议,部分建议作者将受邀参与后续学术交流研讨活动。
五、征集材料报送要求
(一)报送时间
2025年9月22日11:00前,逾期不再接收申报。
(二)申报材料要求
(1)电子版:①申报者应提交对策建议电子版(word版,文末请注明作者信息:姓名、单位、职务/职称及联系电话);②原创声明(须用A4纸打印,本人亲笔签字后,清晰拍照或扫描,插入对策建议文档最后一页);③同时填写《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策建议征集信息登记表》(excel版),放入以“街区活化建议+姓名”命名的电子文件夹中。
(2)纸质版:①报送对策建议(A4纸正反面打印)、原创声明纸质版各一式一份;②《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策建议征集信息登记表》一式一份(须学院院长/教研部主任签字并加盖学院/教研部公章)。
(三)申报方式
电子版及纸质版材料由各学院(教研部)以部门为单位统一报送至科学研究处。
(1)报送对策建议、原创声明纸质版各一式1份;《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策建议征集信息登记表》纸质版(须学院院长/教研部主任签字并加盖学院/教研部公章)1份;
(2)《哈尔滨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对策建议征集信息登记表》电子版与全部申报者的申报材料电子版放入以“街区活化建议+单位名称”命名的一个压缩文件内,发送至科学研究处电子邮箱。
联系电话:85963915(内线6034)
电子邮箱:kxyjc@hljeu.edu.cn
报送地点:主楼A区713室
附件:
1.原创声明
科学研究处
2025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