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葛晓昱老师的精心策划与带领下,日语专业三年级的同学们踏入和式体验室,一场名为“和室之美”的文化体验活动就此拉开帷幕。这里没有枯燥的课本与板书,取而代之的是榻榻米的温润触感、障子门的朦胧光影,以及空气中若有似无的抹茶清香——传统语言教学的边界被悄然打破,同学们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京都的古宅庭院,在真实的日式美学空间中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探索。
——感官初体验:踏入和室的仪式感
随着学生们依次脱鞋进入和室,扑面而来的是“畳”独特的草木清香,脚底踩踏时感受到的是“畳”的柔软触感,目光所及是透过“障子”的柔和光线和代表着尊贵和礼仪的“床の間”。多感官的初体验立即将同学们带入一个不同寻常的独特空间,体会到了宁静和谐与典雅素朴之感。“静か”、“落ち着く”、“香り”、“柔らかい”——这些在课本上学过的词汇,在此刻变得真实而生动。
——解构和室:每个元素都是文化符号
在葛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坐在“座布団”上,开始系统学习和室的各个构成元素。“畳”不仅是一种地面材料,更是日本传统房间的计量单位;“床の間”作为和室的“心脏”,悬挂着季节性的“掛け軸”,点缀着简约素朴的“生け花”,体现着“不完全之美”的美学理念;“襖”展示了日本建筑分隔空间的灵活性;“障子”的透光性,则创造出了和室独有的柔和光线。
——实践礼仪:身体力行的文化学习
此次活动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礼仪实践环节。同学们尝试了“正座”,虽然颇具挑战,但大家深刻理解了日本礼仪的严谨性。另外,还体验了“あぐら”和“横座り”等坐姿。葛老师讲解着每个细节背后的文化内涵,将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完美融合。在学习“お辞儀”时,葛老师强调“背中を伸ばして”,即使是简单的动作也蕴含着对他人的尊重。“畳の縁を踏まない”这一细节更是体现了日本文化中对物品的爱护之心。“畳の上では、靴を脱ぎます”这既是为了保持清洁,也源于日本人将家视为神圣场所的传统观念。
——文化共鸣:从认知到认同
文化体验最后的角色扮演环节,同学们已经能够熟练地指认和室的各个部分,并用日语进行简单介绍。更重要的是,同学们充分理解了蕴含在和室中的日本美学——侘寂之美,其蕴含的无常、残缺与寂静的禅意,追求枯淡简素、与自然的浑然和谐以及待客之心。一位同学在体验后感慨道:“以前这些词汇只是课本上的符号,今天却能坐在真正的‘畳’上感受它们的气息和温度,这种体验令人难忘!”
语言学习不仅是语法和词汇的积累,更是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是对“和室之美”最生动的诠释。此次活动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日本文化的真实窗口,使跨越国界的文化理解与欣赏在“畳”之上熠熠生辉。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日本文化体验之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