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实践教学
根据“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开设“一体两翼三项工程”的实践课程。同时,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实践类课,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专业必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占总专业必修课总学时的10%,专业限选课课实践教学的比例35%。独立实践类课占总教学学时数(3148)13.7%。
同时,建立校内专业技能实训基地。充分利用现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代办公自动化实验室” 以及新校区建设的“秘书实验室”,让学生练习打字、编辑文字及各类软件的使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1)课下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成立文学社、读书会、报刊编辑部等,开展各种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语文知识规范大赛”,为今后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组织学生参加“全国汉字书写规范大赛”,提高其书法水平。
(2)结合《读书指导》课程,在专业内开展读书活动,读书活动从第一学期开展到第六学期,首先由专业教师对书籍进行导读,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读书心得;写读书笔记。
(3)要求学生担任《人文月报》的记者和编辑工作,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3、组织专门的课外实践
(1)建立相对稳定的教学实践基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领域。要求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前至少要有两个月的时间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秘书部门,或中小学、杂志社、文化学校等进行实习和专业实践。 实习工作由学部、专业共同组织,安排专门的指导教师。
(2)学生利用假期(不占课堂教学时数)进行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实践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成绩计算学分(一般记1学分,优秀者可记2学分),学分未修满的学生,可利用调查报告的学分顶替专业任选课和公共选修课学分。
(3)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及各体文章写作,对于在国家、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给予奖励。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有所创新。创新学分分为三级。就人文科学而言,在国家级报刊杂志发表千字以上文章,记 3 学分;在省级报刊杂志发表千字以上文章,记 2 学分;在地市级及校级报刊杂志发表千字以上文章记 1 学分。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根据“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搭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你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们为学生开设“一体两翼三项工程”的系列实践课程,分别为诗文诵读、写作实训、读书指导,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文科基本素养。专业课学习过程中,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的原则,每一门专业课都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环节。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们依托微格教学实验室,组织学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等专业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教案评比、模拟课堂教学、师生点评”等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活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精品课程是由专业主任教授蒋可心老师主讲的《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这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掌握语言要素教学、技能训练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本课程以“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为原则,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是:模拟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课;观看教学录像,与学生共同分析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方法、步骤、原则等;实地观摩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进入留学生课堂听课),让学生感受真实的教学过程;学生与我院国际合作交流处的留学生结成帮学对子,运用所学的教学法理论和方法指导留学生学习汉语。通过本门课的开设,向学生传授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力争使学生在掌握现代汉语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向外国留学生传授中国的语言、文化的基本技能,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打好专业基础。
此外,专业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课。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成立文学社、读书会、开展各种与专业学习相关的专业实践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外语竞赛、诗文朗诵比赛和中外学生联谊活动。
在实习实训方面,本专业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我们在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处设立了学生校内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三年级的学生在本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国际合作交流处与外国留学生结成帮学对子,辅导留学生学习汉语,帮助外国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四年级的学生去实习基地实习两周,完成听课、备课、上课、讲课等全部实习的过程。通过模拟课堂——帮学——教学实习,这个实践的过程,使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步骤与环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就业找工作打基础。此外,我们也积极开拓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与实习基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领域。要求不参加校内实习的学生毕业前至少要有两个月的时间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秘
新闻学专业是一个以实践为主的专业,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课程。《新闻采访学》课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去采访单位实践采访,如曾去哈飞集团、绥棱林业局、亚布力滑雪场等地采访。《新闻摄影学》课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们去太阳岛、植物园、中央大街等地亲自拍摄采风,让学生身体力行地学会如何摄影。《电视节目制作》课程中,老师带领学生们使用摄像机进行采访、录制、拍摄,制作出电视节目。在大学四年级的实习过程中,安排同学们去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东北网、经济报、哈尔滨电视台等地进行实习,锻炼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了学生们的业务水平。
1、实验课
在模拟法庭实验室开设《法律诊所》课程,实验项目包括:模拟法律咨询;模拟会见当事人;模拟调解;模拟审判;训练撰写法律文书。在刑事侦查技术实验室开设《刑事侦查技术》课程,主要开设的实验项目包括:刑事照相;痕迹提取;测谎仪使用;现场绘图;文书检验。通过开设这些实验项目,让学生掌握常用的刑事侦查技术,在实际案件的应用中寻找并得到相关证据,在案件现场应用所学知识,使案件得以侦破。
2、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课程
(1)专设的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课程
具体课程包括:《读书指导》、《写作实训》、《诗文诵读》、《演讲与口才》、《司法文书》、《现代办公技术》、《律师业务》、《案例分析》。
(2)法学程序法课程中的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教学环节
法学专业的程序法课程有《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这三门课程的动口动笔教学环节具体内容包括:司法文书写作;诉讼与非讼程序实训。
(3)法学实体法课程中的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教学环节
法学专业的实体法课程主要有《刑法学》、《民法学》、《行政法学》、《经济法学》、《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商法学》、《婚姻与继承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私法》。这些课程的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内容主要体现在案例分析教学环节中。
3、毕业实习
与黑龙江高盛律师集团事务所签订毕业实习基地协议,聘请律师事务所和法院专职工作者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法律实务实习工作。学生在毕业实习中熟悉案件的受理、案情分析、起诉、审判及执行过程,加强对程序法和实体法适用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