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把我校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青年的勉励寄语,更好地团结引领广大东方青年紧跟党奋进新征程、夺取新胜利,2023年寒假期间,校团委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骨干组建东方青年“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团进行线上宣讲。
2022年,是值得国人铭记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迎来了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冬奥会、残奥会,迎来了党的二十大。国力与日俱增,民族日益强盛,这繁荣昌盛的局面不禁令我们青年人感慨万千。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以更强大的动力、更高昂的奋斗精神、更坚定的必胜信念、更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满怀信心地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五千年的风云激荡,历史的车轮滚滚而逝。在岁月的车辙下,随手捧起一捧黄沙,每一颗尘土都侵染着岁月、记载着时代的前进步伐。再回首,1840年,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碎了“天朝上国”的美梦,突然而至的时代变迁,让当时的中国人迷茫不知前路。但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从未放弃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探索。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梁启超、谭嗣同到孙中山、蔡锷,无数的有志之士前仆后继,无怨无悔!值此国难之际,俄国十月革命犹如天降甘霖,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先生曾疾呼:“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飘摇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爱国运动,它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开辟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纪元。
1949年天安门城楼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毛主席的庄严宣告下,正式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是千万国人历经无数探索与碰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军民同舟共济、激流勇进的成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党的二十大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青年人自古以来就是时代的中流砥柱,每一代的青年人,都有他们不同的使命,以小我成就大我,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紧密相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共青团是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是主体,是主要依靠、是力量源泉。不负时代、不负韶华、创新实干、担当作为,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在风云际会中开辟大有可为的新天地,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迎着朝阳,披着霞光,鲜艳的五星红旗在高亢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面对它,我总是抑制不住内心无比的激动与自豪。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不可战胜的民族。我们都是华夏儿女,龙的传人。学习、传承民族精神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我号召全体同学更加努力学习民族精华,崇尚民族气节,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为了祖国母亲而奋发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