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荣光・德润校园 | 孟凡荣:以爱为犁耕教坛,以德为炬照前路

发布者:高月发布部门:党委宣传部发布时间:2025-09-14浏览次数:17


编者按:在黑龙江东方学院2025年师德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中,我校涌现了一批优秀典型。他们中,有人深耕教学一线,把每一堂课都打造成精品;有人心系学生成长,用关爱架起师生连心桥;有人带领团队攻坚,以集体智慧赋能教育发展……这些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润物无声的坚守;没有轰轰烈烈的宣言,却有日复一日的践行。他们是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生动缩影,更是激励全体教师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

为弘扬高尚师德,树立先进典型,特别推出【师者荣光・德润校园】系列推送,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先进典型的世界,聆听他们的教育心声,感受他们的师德魅力,在榜样的引领下,共同书写我校教育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

图片

他用热爱浇灌教育、用责任践行师德;他在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精益求精。从初登讲台的青涩到如今成为学科领域的骨干,他用二十余年的坚守,诠释了一名高校教师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热爱。他就是我校2025年师德建设先进个人获得者——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孟凡荣。

深耕教学:创新教学方法,点燃学生求知热情

孟凡荣始终将“让学生爱上课堂、学好专业”作为教学核心目标,在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上倾注大量心血。他严控教学细节,夯实学习基础,始终保持严谨的治学态度。他创新教学方法,打破课堂壁垒,创立“四维线上教学法”:课前发布“目标导学单”明确重点,课中用“小组积分制”互动,课后上传“微课精讲”视频,夜间开通“一对一答疑直播”。他所教授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学生满意度达96%,获得校级教学质量二等奖。

科研赋能:以研促教,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

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孟凡荣始终坚持“科研服务教学、科研助力学科”的理念,在科研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他聚焦教学研究,破解教学难题,深耕科学研究,将前沿知识融入教学,实现了“科研与教学”的双向赋能。主持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带领团队完成《机械制造基础》校级核心课程建设1项,组织教研室教师完成了《数控技术》核心课程建设1项,主编、副主编教材5部,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7件。

人才培养:以赛促学,点亮学生成长之路

“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这是孟凡荣始终坚持的育人理念。他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用专业能力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在指导学生参赛过程中,孟凡荣常常牺牲课余时间,从方案设计、技术攻关到细节完善,全程“手把手”指导,十余年间,他指导的学生获得全国、省级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20余项,他也先后四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与短板,孟凡荣进行“个性化指导”。对基础薄弱的学生,他耐心补学;对有创新想法的学生,他鼓励大胆尝试。许多学生表示:“孟老师不仅教会我们如何参赛,更让我们找到了自己的优势,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师者风范:用心关爱,做学生的“引路人”

孟凡荣坚持:为人师者,不仅要保持对教学严谨的态度,更要对学生用心关爱。做学生学业上的“严师”、生活中的“良友”,以此践行着自己作为师者的初心。

在学业上,孟凡荣对学生要求严格,不允许任何“敷衍了事”;在生活中,他是学生眼中的“暖心人”——学生遇到生活困难,他主动伸出援手;学生面临就业迷茫,他耐心提供职业规划建议。时至今日,许多毕业多年的学生仍会时常与他联系,分享成长点滴。

2002年至今,孟凡荣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从未因工作繁重而懈怠,也从未因荣誉加身而自满。他常说:“能看着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我作为教师最大的幸福。”